您现在的位置是:一石二鸟网 > 热点
宏观动态点评:石化及出口产业链盈利改善推升利润
一石二鸟网2023-12-01 17:34:43【热点】0人已围观
简介8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8 月企业利润同比从7 月的-6.6%跳升至17.6%,两年复合增速亦从7 月的-10.1%回升至3.3%;量价拆分看——营收增速小幅回升、从7 月的-1.1%转正至1%,而
8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8 月企业利润同比从7 月的宏观-6.6%跳升至17.6%,两年复合增速亦从7 月的动态点评-10.1%回升至3.3%;量价拆分看——营收增速小幅回升、从7 月的石化-1.1%转正至1%,而利润率(季调后)明显抬升,及出从7 月的口产5.3%上行超过1 个百分点至6.6%,为22 年4 月以来的业链盈利最高水平。行业中,改善石油加工、推升化学制品、利润化学纤维等石化链行业营收同比增速大幅回升、宏观驱动利润增速上行;电子计算机、动态点评汽车制造、石化皮革制鞋等行业则主要体现为利润率的及出上行带动利润增速回升。工业企业利润的口产改善或与8 月经济活动数据中呈现的经济基本面边际回暖、以及PPI 的业链盈利降幅持续收窄相互印证。
具体看:
1) 8 月上游行业利润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主要受低基数提振,22-23 年复合增速从7 月的4.8%回落至-1.9%,其中煤炭开采、水泥矿采选2 年复合增速有所回落。上游行业利润同比跌幅由6 月的27.7%继续收窄至16%、但2 年复合增速回落,主要拖累项仍为煤炭开采。分项看,煤炭开采/水泥矿采选的2 年复合增速分别从0.1%/-9.3%回落至-11%/-14.5%。而黑色金属矿采选2 年复合降幅从7 月的41.4%收窄至13.1%;2) 中游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回升,22-23 年复合增速亦显示利润增速有所改善,其中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同比增速明显回升。值得注意的是中游制造业收入增速已从7 月的-0.2%回升至2.4%、利润率亦上行1 个百分点,量价回升共同推动利润改善。中游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从7 月的12.9%进一步上行至46.7%,且2 年复合增速亦从7 月的-12.4%回升至6.2%、显示中游制造业的利润有所修复。分行业看,石油加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同比大幅回升、部分受低基数提振( 同比分别录得153.2%/155.4%/134.9%),对8 月利润增速的贡献均为5-6 个百分点。此外,电气机械、电气热力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分别录得29.6%/34.6%)。
3) 下游制造业利润同比降幅从7 月的-22.4%回升至2.3%,2 年复合增速亦从7 月的-13.7%上行至8.7%,其中计算机通信利润同比从7 月的-33.8%回升至10%,对8 月利润同比增速的贡献约为0.7 个百分点、两年复合增速亦明显回升,但营业收入同比降幅与7 月持平为-1.5%,电子产业链景气度回升或仍待观察。汽车同比增速从7 月的-30%上行至11.2%,两年复合增速更是从7 月的10.3%跳升至42.2%,其中营收2 年复合增速从15%上行至17.7%。此外,皮革制鞋、纺服、家具、食品制造利润同比增速均有所回升。
8 月国企和私企利润增速明显回升,外企利润降幅亦有收窄。8 月国企/私企利润增速由7 月的-15.3%/9.3 上行至23.4%/38.1%;外资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由10%收窄至3.4%。从2 年复合增速来看,私企利润改善最为明显,由7 月的-11%回正至7.8%。
季调后,8 月工业企业整体利润率为6.6%,较7 月的5.3%上行约1.3 个百分点。其中,下游利润率的改善最为明显,从7 月的5.3%上行至7.2%,中游利润率亦回升1 个百分点至5.4%,上游利润率基本持平、仍维持在20%的较高水平。
季调后,8 月产成品库存增速从7 月的1.6%回升至2.4%,库销比与7 月持平于4.4%、绝对水平仍偏高、或呈现弱补库的初步迹象。8 月工业企业总体资产负债率较7 月略有上行,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比率较7 月回落约0.1 个百分点。
7 月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回落,财务费用收入占比走高,流动资产比例基本持平(由于8 月工业企业财务费用、流动资产和亏损额数据到目前为止未披露,我们将在下月点评中一并更新)。
8 月工业企业整体盈利有所改善、尤其是中游制造业收入同比上行,可能呈现出与基本面一致的边际回暖迹象。往前看,9 月油价持续回升、PPI 降幅或进一步收窄,制造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得到提振,但暑期出行、服务业等对经济基本面的提振可能边际退坡,高频数据显示全球出行总体有所降温、海外需求亦有一定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改善仍需要观察国内稳经济政策的落地效果、尤其是地产周期能否企稳回升(《经济活动初现边际回暖迹象》,2023/9/15),我们认为,地产市场热度的变化,社融及月度财政赤字变化仍是首选的总需求跟踪指标。此外,追踪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节奏变化也将是融资和投资需求企稳的重要先行指标(《后续稳增长政策的重点在哪里?》,2023/9/8)。
风险提示:
1)若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地产周期超预期下行,内需回升的动能可能偏弱,拖累企业盈利;
2)若海外央行“鹰派”立场超预期、经济基本面回落,外需或有扰动。
很赞哦!(761)